近日,长沙黄花机场T3航站楼项目以“BIM 全专业+数字建造应用”为选题,荣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
项目是国家“十四五”重点工程,航站楼分区以指廊和大厅的结构缝为边界划分,分为A、B、C、D、E等5个指廊和大厅F区。中建五局机电设计院负责大厅F北侧区域的机电深化设计,其中BIM综合排布17.3万平方米。
项目涉及专业多、空间复杂,根据在大型航站楼项目设计的经验,往往因传统二维设计的协同工作不充分,容易导致行李机房及传送带区域、行李提取厅、到达廊以及商业区等部位在施工阶段出现较多问题。
因考虑到项目对呈现效果的严格把控以及业主对航站楼在设计、施工及运维的全生命周期BIM技术要求,本项目在实施之初,就确定了全专业进行BIM设计的目标和任务,并被列为中建五局运用BIM、智慧工地的标化工地。
机电设计院作为公司的设计支撑和BIM建模大后方,在项目承接后便马上响应,第一时间组建设计团队,派驻了严晶、李笑等设计师驻场。
设计团队针对项目空间大、管线复杂、时间紧等项目特点提前策划BIM应用方案,确定基于NAS+云协同平台构建协同深化空间,保证标准的统一性、模型版本的一致性和深化工作的同步性,避免BIM应用时软件接口不成熟导致重复建模。
在全力完成业主对BIM建模的质量、等级高标准要求外,还定下争创优路杯、AEC、龙图杯等BIM技术奖项的目标。
进场后,他们一方面迅速协调办公场地,让设计人员集中在项目驻场办公,能第一时间与项目各方协同联动。另一方面,带领设计团队人员及时与项目、业主、设计院各方人员沟通,尽早切入争取工作面的主导权。为确保模型能够一次成型直接参与施工,团队在报审前,总是要讨论分析并进行几轮校审确认。
在F大厅地下走廊的综合排布中,由于走廊管线管径大,管线密集,且需保证较宽的检修通道,所以对支架的布置有较高要求。同时管道位于支架正上方,为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,设计团队对走廊的支架进行定点分析及结构计算,并出具多版支架布置方案交由业主进行比选,最终明确了该走廊区域支架方案及后续的管线施工次序,保证了设计节点稳步推进。
攻坚第二难就是统筹协调错综复杂。机场航站楼单体项目是由三家单位共同施工,各单位负责施工的机电专业拆分分散,存在三家单位土建施工、机电施工和管线综合界面不一致,同一系统由多家单位共同施工的情况,深化工作复杂,统筹协调各方难度较大。
为化繁为简,设计团队积极展开沟通,首先确保BIM软件版本一致,再是明确模型深化范围,分割整体模型并分层分区上传协同平台,保证协同平台的时效性和实用性。同时在公司承接区域成立BIM工作站,设置专门的BIM主管负责组织各自负责区域,协调并解决BIM推进中出现的技术性难题。
项目前期装饰标高不确定,严晶积极组织人员复核模型与图纸问题,对于模型中不确定的部分与设计院提前做好预案,并每周进行图纸会审,一次次跟设计院沟通、确认;设计团队还定期和项目部召开周例会,对每周模型排布进行交底,确保设计施工协同联动顺畅。
机电设计院党支部坚持“党建引领,价值创造”的理念,项目设计生产任务重,在“530”节点冲刺攻坚克难之际,成立以严晶为队长的党员先锋队,要求设计团队把党员身份亮出来,工作业绩干出来,急难险中站出来,将“锐进”精神展现出来。
党员先锋队成立后,队长严晶说:“设计团队的站位提高了,信心也更坚定了。”在团队推进遇到难题的时候,党支部开展送温暖、座谈活动,凝聚团队人心;在设计工作遇到瓶颈的时候,协调设计院技术专家帮扶攻坚克难。
机电设计院院长彭宗来、BIM所所长易咸辉多次协助设计团队在保节点目标上进行科学调度,压茬推进,为设计团队厘清目标与任务清单,以“设计+”的思路来协调与借力,形成合力,推动各项工作有序落实。
自2023年以来,中建五局机电设计院已服务项目38个,优质履约长沙公共救治中心、云南白药上海国际中心、上海乔高综合体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及深圳、重庆、西安的轨道交通等项目,为项目节约了人力成本,提高了生产效率,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。
今后,设计院将持续以融合共建、设计赋能为服务宗旨,通过设计营销、工程咨询、工程设计三大业务板块,为公司主营业务提供机电工程设计、深化设计、全过程咨询、机电系统数字化应用等技术服务,用实干赢得精彩!